- Dec 20 Fri 2019 12:13
《洛津渡》-第八回-亡兄遺愛
- Dec 13 Fri 2019 12:59
《洛津渡》-第七回-蘭園五術
那隻手有點粗糙,摀得也很大力,李菁秀嘴裡出不了氣,自然是說不出話,叫不出聲。
李菁秀在「嗚...嗚...」了幾聲後,便冷靜了下來,原因是一股熟悉的味道入鼻,這味道令人安心,那是她這輩子怎麼也不可能忘掉,屬於母親的味道。
也許是因為李菁秀出身中藥世家,從小就接觸各種藥材,能辨不同,又或是這是李菁秀本身的天賦異能,對氣味很是敏感,她竟能靠著味道,盲辨出不同的人,這個能力,讓她的友人皆感驚奇,而今天這個能力她又用上了。
「噓...先不要出聲,我們出去再說。」果然,一個輕輕的聲音在耳邊響起,是她母親許書芬的聲音。
- Dec 10 Tue 2019 23:12
【茶桌異聞】-危水
約距今50年前,1970年左右,我父親還很年輕時的故事。
從鹿港、福興出去的那員林大排,那時還不是台76線,沒有平整的馬路,大排邊,是一個個的米粉架延去,風過,是米粉的白波起伏。
這裡是產米粉的大聚落,那時的空氣好,沒有什麼汙染,米粉都是那樣曬著、吹著。
那樣自然曬成的米粉特別好吃,聽說有陽光的味道。
那時的一些孩子會在夏天下大排去玩水嬉戲,那下水的,那時才十幾歲的父親與華叔叔都是一個。
大排說淺不淺,說深不深,一些淺的地方腳踩得到底,深的可以從橋上玩個跳水無礙,尤那涓涓漫流,冰涼沁人,摸得出拳頭大的蛤蜊,釣得出活跳健康的各種魚,可以放蝦籠,可以抓螃蟹。
所以下水的孩子上岸多少會帶些水產回家,有的還順便幫米粉廠收米粉,帶米粉回家,當然米粉廠不知道,於是孩子們的家裡晚餐就多了菜。
- Dec 06 Fri 2019 15:47
《洛津渡》-第六回-故友難經
- Dec 01 Sun 2019 15:27
【小城故事】-欽醬
磚紅色是從小伴我長大接觸最多的顏色。
- Nov 29 Fri 2019 15:00
《洛津渡》-第五回-可疑房仲
- Nov 25 Mon 2019 13:00
【茶桌異聞】-活墓
距今約二十多年前,鹿港老街的觀光並不盛行,那年代的鹿港,若真要說什麼出名,那就是古董民藝。
那時的鹿港有著中部最大的古物拍賣場,在常人熟睡的夜裡,在那天喜市場裡的一處場子,以道地的鹿港腔、響錘驚案,一夜敲出千萬買賣,破億也時有所聞。
那時鹿港金店面一戶也才六、七百萬,這成交金額可謂天價。
那是看金買金、看土買土的行當,眼光就是這裡討活的關鍵。
無數人發家於眼光,亦無數人敗家於眼光,這般廝殺,好不刺激。
不同於夜晚明刀明槍的檯面廝殺,白天的古玩民藝市場就暗潮洶湧了許多。
在那條現在熟知的老街上,與今有著不同的風貌,那時的那些老宅還大多是民宅,僅有少數四、五間是店面,開的清一色是古董店。
- Nov 21 Thu 2019 14:00
《洛津渡》-第四回-平康遺詩
大家好,我是牛二,這周五人不在鹿港,要去南下去東港參加一個老友的喜宴,
所以文就提早發了。
從鹿港到東港阿...
用朋友夫妻的名字裡的「喆」跟「穎」寫了個對子贈他們安宅。
濬喆恭遜持家院
重穎嘉禾滿廳堂
在這裡借借大家的人氣,也給大家沾沾喜氣。
- Nov 15 Fri 2019 11:39
《洛津渡》-第三回-洛津始渡
- Nov 12 Tue 2019 17:05
【茶桌異聞】-四色牌桌
前幾天立冬,鹿港突然有些房子搭起了藍色帳篷,辦起了喪事,一年裡大概這個時候是最多人同時走的,這樣的景象,讓我想起了兒時鄰居的一些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就在老街上,我家門口,我家對面,一個婆婆的家,我天天在那坐著看書,坐著塗鴉,坐著背九九乘法。
和風徐徐,灑落的陽光讓躺在一旁紅磚牆下一角曬太陽的胖橘貓很舒坦。